工人正在采摘蔬菜
春已悄至,乍暖还寒。行走在宝兴镇杨柳社区的阡陌小路上,整齐排列的菜田映入眼帘。同一时间,这些菜田的景况也传送到了顾客手机上。
这,正是月斧山家庭农场为了实现生产全透明运用的“物联网+田园”技术。宝兴镇杨柳社区,是月斧山家庭农场的生产基地之一。在这406亩土地上,共建成50个监控探头、4套无线网络,可以将菜田景况和蔬菜长势等相关数据传送到小蚁摄像机app,供顾客随时查看。
月斧山家庭农场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互联网,在销售渠道上也采取了“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产品上网。客户头天微信小程序上预订后,次日早上6点采摘蔬菜水果,11点顺丰从基地出发,当日下午6点前送达。
新鲜的菜品,稳定的品质让月斧山获得超高的回购率。无中转的蔬菜运输和“物联网+田园”技术也实现了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的全追溯,为消费者提供透明化的全程信息。但这一看似完美的“互联网+蔬菜”产销一体化模式却在2020年疫情期间遭遇到了挑战。
疫情期间,月斧山家庭农场因为菜品安全、新鲜,销量暴增。面对这种情况,农场负责人陈真勇却高兴不起来。暴增的销量、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滞后的订单信息处理方式的三者之间的矛盾的激化给农场带来了一大堆坏账。“如果把每一笔坏账都看作一张快递单,应该就有一麻袋。”陈真勇皱着眉头回忆说。
为了解决该问题,陈真勇及其合伙人当即决定开辟线下销售渠道,在各个社区超市投放冷鲜蔬菜柜,把所有蔬菜统一处理成3元一份放入蔬菜柜,且在蔬菜柜上贴有蔬菜的“身份信息”,包括营业执照、绿色认证、商标等,方便随时溯源,让消费者吃了安心、放心、舒心。目前,蔬菜柜已进入了协信天骄城等40个小区,客户覆盖了重庆主城9个区。同时,农场原本的线上销售也改为了会员制,主要为4000名固定的顾客提供服务。
“开辟线下有风险,但是我觉得当时就是到了应该要改变的时候了。”陈真勇能够及时调节方向,源于市里组织的一次全体农业合作社理事长、职业经理人的培训活动。“农业为什么做不大?”培训中,主讲人提出了这样一个疑
问,这也是一直困扰
陈真勇的一个疑惑。
“汽车之所以可
以跑很远,就是因为
有方向盘的调节。
同理,我们做农业面
对的是有生命的农
作物,也必须要有一
个修正系统,做到及
时调整。”站在绿油
油的田地间,陈真勇
抬着头仿佛回到了
几年前的那场培训
会。事实证明陈真
勇当时的改变是对
的。现在一个蔬菜柜的年销售额可以就达到10万元。“我的目标是今年投入的蔬菜柜达到100个。”陈真勇笑着伸出了一根手指。
现在,陈真勇经营的月斧山家庭农场有了4个生产基地,种植总面积扩展到了上千亩,带动了周边39名老百姓固定就业,60名老百姓临时就业。每天月斧山农场线上小程序下单和线下蔬菜柜每天的销售总额可以达到4000—5000元。春节期间,农场每天的收益将近在元左右,还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下一步,陈真勇打算集中精力做好产业链。“产业链扩大后,农场每天的销售额可以轻松在元—元。”谈起未来陈真勇充满信心。
【来源: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文章来源:《物联网技术》 网址: http://www.wlwjszz.cn/zonghexinwen/2021/0310/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