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标准化:释放物联网全部潜力的万能钥匙

来源:物联网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4 18: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千家微课堂 by??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 物联网(IoT)的拥护者对它的潜力并不陌生,因为它具有帮助人类体验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据市场调查报告估计到2025年将有416亿台已连接物联网设备,

千家微课堂

by??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

物联网(IoT)的拥护者对它的潜力并不陌生,因为它具有帮助人类体验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据市场调查报告估计到2025年将有416亿台已连接物联网设备,并且整个行业都在进行数字创新。现在,建立物联网行业标准迫在眉睫。

尽管物联网的潜力是有巨大希望的,但由于无法完全接受通用标准来正确管理日常物联网部署中出现的安全性、互操作性和扩展性问题,因此物联网应用仍然受到阻碍。这些问题导致物联网复杂、低效或不可靠。正是有了这些障碍,物联网的指数优势就白白浪费了。

互操作性和安全性障碍

当前,物联网设备面临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胁,在硬件、软件和网络级别都存在可预防的安全漏洞。这些缺陷被黑客和其他恶意行为者所利用,从而使最终用户对连接的设备不信任。

由于市场需求,制造商专注于快速发布新产品,而不是专注于确保其产品开发具有必要的安全级别。这种方法导致无休止的安全漏洞报道,如今类似的物联网安全事件充斥着新闻,并在消费者听到“ IoT”和“智能家居”时造成负面关联。

旨在占领物联网市场的竞争制造商导致大多数物联网设备之间严重缺乏互操作性,并形成了分散的生态系统。缺少设备集成和不同的应用框架会导致总体上极差的用户体验,从而最终破坏了IoT的最终目的:创建易用性并简化日常任务。

物联网标准的采用使制造商可以跨操作系统、平台、传输,供应商快速创建和实施可靠、安全的设备发现和连接。这样就无需开发每个物理传输或操作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互操作性和市场可扩展性。

既然互操作性和安全性障碍会影响物联网的巨大潜力,那就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业界不尽一切力量使物联网完全具有互操作和安全性呢?好消息是,当今存在行业标准使之成为可能,它们的好处可以对智能家居和联网建筑物的垂直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智能家居演进需要物联网标准化

为了使家变得“智能”,设备必须能够根据从其他设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智能操作。连接的房屋允许房主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更改房屋温度,而智能房屋具有安全系统,该系统可以识别您的车驶入车道,与恒温器进行通信以调整房屋温度,打开室内照明灯并预先-加热烤箱。

为了使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设备必须共享通用/标准化的IoT语言。物联网标准提供了必要的机制,以实现轻松的操作、通信和安全性。标准化的设备和解决方案必须经过可靠的实际测试程序,以确保它们可以一起工作并符合预定的安全性基准。

使用经过认证的设备,用户无需再担心不同的网络类型,设备或生态系统,因为它们在进入市场之前已经过测试并证明可以互操作。有了安全、无缝的设备,消费者将不再需要忍受困难的安装或无法相互通信的设备。因此,最终用户将获得便利和轻松的回报,从而获得客户满意度和未来的产品购买。

通过采用标准,互联家庭可以发展成为真正可互操作的智能家庭,为制造商提供构建模块,以确保客户拥有他们所寻找的设备互连体验。

互联建筑的标准化优势

IT经理依靠建筑物自动化设备(BAC)来管理商业建筑物中企业的网络。然而,由于新的智能设备被添加到旧网络中并且难以共存,这可能变得复杂。如今,建筑设备应用仍然处于孤岛状态,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专有解决方案。建筑管理员对每个域中的单个设备的控制有限,并且配置很复杂。IT经理面临被限制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困难。这限制了产品的选择,导致供应商锁定并缺乏端到端的安全加密方法。

标准为设备提供了一组必要的要求,包括设备控制和管理,以解决IT经理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利用行业标准,照明控制和建筑物管理系统可以融合为一个无缝、安全的配置。有了这些标准,建筑物管理员就可以对应用系统进行简化控制,对共享公用网络进行实时监控,简化配置,并可以通过云将其扩展到多个建筑物。

释放物联网的全部潜力

这些只是物联网标准可提供的众多优势中的一些。供应商有许多IoT连接选项可供选择,并且这些协议具有通过提供与其他IoT生态系统桥接的机制而共存的能力。桥接功能有助于实现多种技术,以实现整体物联网方法。这些协议今天就可以采用,它们将释放物联网的巨大潜力-业界仅需钥匙即可。(编译/蒙光伟)

文章来源:《物联网技术》 网址: http://www.wlwjszz.cn/zonghexinwen/2020/0814/650.html

上一篇:AIoT:当人工智能(AI)遇见物联网(IoT)
下一篇:深化物联网布局 赋能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