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物联网进大棚 种菜变轻松--聚焦长春乡村振兴新

来源:物联网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2 17:5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立秋后,温室大棚进入第二轮育苗和种植的高峰。9日4时,天还没全放亮,榆树市郭老舅农业示范园区的智能温室大棚里,补光灯把整个温室照得雪亮。园区负责人郭玉丰早早起床,但

立秋后,温室大棚进入第二轮育苗和种植的高峰。9日4时,天还没全放亮,榆树市郭老舅农业示范园区的智能温室大棚里,补光灯把整个温室照得雪亮。园区负责人郭玉丰早早起床,但没去干农活,而是摆弄起了手机,"我这不是聊天也不是玩游戏,而是看看大棚温湿度物联网系统。"

温室内,西红柿、草莓、黄瓜苗进入育苗最后阶段,屋顶的天窗和墙上的风扇随着郭玉丰点下手机按钮后开始运转,光照、温湿度、气体含量在手机和电子屏上一目了然。完成物联网建设的温室,不仅实现了环境远端的自动控制,还将水肥一体化添加进来,使园区内现代化农业设备成功代替人力,降低损失,提高产量,实现合理化地科学种植。

"原先管理大棚,浇水、施肥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该不该施肥,怎样保持精确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按需供给,通过这套系统就能掌握得一清二楚。"郭玉丰说。

中午时分,园区2号棚向郭玉丰手机发来高温警报。园区技术员曾洪胜通过系统打开了2号棚风扇,一会温度就降下来了。降温后,他又展示了水肥一体化的妙处:按下开关后,瘪平的黑色水管鼓了起来,出水孔一对一滴灌作物的根部。

新技术的应用,让繁琐的种植管理变得轻松,在人力管理上也是如此。"过去每个棚里每天干活的不低于10人,现在园区每天留下一两个人看着就行。"郭玉丰告诉记者,秋茬种菜最尴尬的是找不到人干活,因为外出打工的都没回来,能干好活的更少。有了物联网,农民"眼睛多了、手臂长了"。

目前,榆树市4个乡镇的142栋温室大棚都已推广了这项物联网技术。

文章来源:《物联网技术》 网址: http://www.wlwjszz.cn/zonghexinwen/2020/0812/628.html

上一篇:物联网条件下安森美半导体不断加快自身发展,
下一篇:雷巧萍:物联网、人工智能助力物业规模化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