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讲好江苏市场监管故事”系列报道:先进人物胡冶
他叫胡冶,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23年都是一段不长但绝对不短的时间历程。有人蹉跎,有人迷惘,而胡冶这名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的普通老员工,这个工作在基层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专家,则来不及感慨和叹息,在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岗位上,一直默默奉献。2019年9月11日记者跟随“壮丽70年·讲好江苏市场监管故事”采访团一行,近距离了解、感受了先进人物的事迹。
坚定初心无悔的选择
“胡冶,你想好了吗?” 1996年4月的一天,平日和蔼慈祥的导师,却格外严肃地问:“你的硕士专业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这个方向现在可吃香的很,你真的决定去那个‘清水衙门’?”
导师口中的“清水衙门”不是别的地方,就是江苏省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当时,计算机行业朝气蓬勃,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如同金子般稀缺,毕业生们一个个“躺着就能拿到offer”,去大企业淘金的不在少数。选择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基层单位,还真是非常的“另类”。
面对导师的疑问,胡冶非常肯定地说:“老师,我学习的虽然是最前沿专业,但是专业不用到实践中去,人才不投身到基层的建设里去,怎么对得起国家对我的培养。我相信,我的选择没有错!”
在这个没有“钱途”的单位,胡冶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年里,胡冶共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科研项目9项,市厅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参与地方标准起草22项,正式发布标准7项,论文10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筹建完成国家质检中心1个,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个,产业联盟协会1个……真正实现了将个人的前途和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融合到一起。
应用物联网 从“舌尖上的安全”做起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和政治问题,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创新监管模式,是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2013年,面临国内食品安全的压力,为响应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监管需要、食品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诉求,胡冶带领团队针对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编码进行专题研究和开发,对包括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若干领域展开了物联网技术深层次应用。
2014年,他带领团队为省政府十大重点工程 “江苏省食品生产企业电子追溯系统”提供配套技术支持,提供包括自动识别、标准化、信息化等诸多领域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成效明显,获得了政府的好评和感谢。2014-2018年间,他带领团队完成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国家重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江苏省级平台建设”,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食品安全电子溯源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五“国家重点监管产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电子溯源技术应用研究及示范”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一个专业的面向产品质量追溯的工程技术展示中心,在食品药品等质量安全电子追溯领域取得令人称赞的科研成果。
实现国内首创一卡多用
1996,江苏省金卡工程启动。此时,我国的IC卡技术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没有经验可循,没有巨人的肩膀可踩,刚刚毕业不久的胡冶就糊里糊涂地当上了这个领域的拓荒者,肩负起了“江苏省组织机构代码IC卡系统”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重任。由于人手紧缺,他一个人既要负责总体方案设计,又要独立完成了IC卡硬件和软件部分的所有研发工作。
面对IC卡技术研发的重重困难,胡冶没有放弃。他认真钻研,刻苦攻关,代码一条一条写,协议一层一层建,终于将IC卡技术成功运用到了江苏省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中,该IC卡同时广泛应用于江苏省税务、公安、银行、工商部门、统计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
依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他刻骨钻研、忘我投入,终于实现了国内首创“一卡多用”的应用模式,对全国非金融卡(一卡多用)的省级管理系统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感恩奉献初心不改
在同事的眼里,胡冶整天忙忙碌碌的,往往上一秒还在实验室和同事们沉浸在课题研究中,下一秒又出现在企业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攻关克难。他朴素谦和,平时爱读书,一有时间,就流连于书籍文献中。对待专业,他格外严谨,对待生活,他又格外宽容。
文章来源:《物联网技术》 网址: http://www.wlwjszz.cn/qikandaodu/2021/0418/1659.html
上一篇:服装界的盒马鲜生海尔衣联网号店来了
下一篇:欢迎乘坐未来号智联网汽车在南京异军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