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鼓励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科技的加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教育、+汽车、+娱乐等正以迅猛之势加速对传统行业的渗透,产业、政府、社会、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建设在此趋势下,开启了向智慧型社会发展的进程。 其中,舞台演艺产品也成为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行业。演艺产品的内容、创作方式、传播方式,以及购票、制作、剧场运作等整个产业链,开始形成独特的互联网生态链,演艺产品在为观众带来更多新的观剧体验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和生存挑战。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共享等技术对演出市场进行预期评估、测算和预判,可以准确进行观众群体细分、市场合理定位,规避投资风险,收获最佳的观赏效果和丰厚的市场回报,是演艺生态圈未来发展的有益思路。 演艺行业总体状况 作为演艺生态区中的主力军,国有文艺院团从2004年起进行转企改革,全国各省市的演艺院团纷纷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形成了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新型演艺体制格局。虽然转制后的院团改变了按年度下拨公共财政资金的行政路线,也开始按照企业发展的经营模式主动拥抱市场,但是整体市场化程度仍普遍较低,部分转企后的院团底子薄、包袱重,经费自给率低,盈利能力弱。纵观全局,会发现制约其经营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要求的演出经营机制,导致与观众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作品无法满足观众的欣赏意愿。 体制改革的政策调整。2013年8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此“节俭令”一经颁布,使得以前由政府埋单、企业包场的演出订单大幅减少,依赖“团单送票”的院团演出收入一落千丈。然而,市场的理性调整也促使演艺院团积极探索转型之路,摒弃以往办“奢华晚会”的理念,转而关注艺术、演出本身,演员们肯在剧本、编舞、编曲上多下功夫,打造艺术精品,市场由畸形饱和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饥饿需求,演出市场也回归到了应有的发展轨道。 关于文化惠民卡。为活跃演出市场,多地开始向市民发放文化惠民卡,以会员形式打包提供演出信息,在票务价格上给予一定优惠,培育观众购票习惯。2013年9月29日,北京首批100万张文化惠民卡通过多个渠道免费发放,市民持卡到签约商户进行文化消费,享受惠民折扣、积分奖励等多项优惠政策,并能实时获得演出资讯和优惠信息。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发行的文化惠民卡,使市民可享受400元“看戏补助”,以4折~7折的折扣价购买了11家市级文艺院团的演出门票。广东惠州的文化惠民卡,每年、每卡由政府补贴充值200元,民众可用于读书、看报、观影、欣赏演出等文化消费,同时还可享受5折~8.5折不等的优惠。 演艺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大数据和云计算。互联网时代,一切被重构,海量数据的产生、获取、挖掘及整合,释放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演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根据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快速掌握潜在观众的大量信息,在分析比对后,提炼归纳成不同的“观众群”,他们的年龄、职业、地域、受教育程度等信息被数据化存储传送。这便于演出主体进行剧目的精准创作,为特定观众群量身定做剧目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输出;通过数据分析,推断每位观众喜爱的演出类别、惯常的观剧时间、常去的观剧地点、个人观赏还是与朋友家人一同观赏,从而向观众准确推荐相关剧目的演出信息,以人性化、个性化的营销方式促进循环消费。 未来演艺市场的趋势是“现场观看、小屏观看、同步互动”,在欣赏演艺作品的同时,观众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进行话题讨论,如讨论作品情节、演员演技、舞美设计、艺术水准,甚至参与剧本的再度创作等,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数据捕捉的形式,搜集汇总到演出主体的创作团队、营销团队中,观众的观赏习惯和观赏感受一目了然,演出主体可依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思路、创新模式,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 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打破了演艺作品现场观看的时空限制,打通了现场观看和在线观看的屏障,演艺产品能够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未来的演艺市场,唯票房论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线观看带来的无限流量接口能够最大程度丰富舞台艺术作品的衍生价值。因此,尽快思考创作并生产出能够同时适合不同观看环境的舞台演艺作品,势在必行。 O2O终端平台主要模式。通过互联网深入现实产业链,打通线上线下缝隙,积累具有高度黏性的客户群。纵观目前O2O平台系统,主要有以下模式。 第一,票务在线销售模式。数据显示,2014年,电影票在线购票占据电影总体市场份额的45.8%,在线购票中实时定位、在线选座的优势,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除猫眼、大众点评、百度糯米三足鼎立外,格瓦拉、微信电影、时光网等票务平台也迅速崛起。 对于舞台演艺产品来说,传统的票务系统供应链条是:票源方(剧组、演出团队)→ 一级代理→ 二级代理,最后到达观众手中,而互联网时代,舞台演艺产品完全可参照电影票的销售模式,借势将门类众多的门户网站、专业网站、移动手机平台上所有的演出资讯、剧院信息汇总到统一平台,以便捷的在线订座方式,依托现有支付系统完成购票的手续,最大程度提高用户的订票体验。同时,依托平台建立全网覆盖的社交网络,用户可以查看所有对该演出的即时观赏评价、分析,进行互动交流讨论,提高观众参与度,增强观众的持续黏性。除便捷外,售票平台还能为观众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如根据用户实时定位,提醒观看演出的目标时间、目标位置导航、天气提示、打车服务、餐饮服务、周边生活提示等。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BAT都着手布局影视产业,控制电影产业链上游。百度成立影视公司后,继续投资华策影视;阿里巴巴成立阿里影业公司,入股优酷土豆,推出理财项目“娱乐宝”进行影视众筹;腾讯早在2011年就斥资4.5亿元收购华谊兄弟4.6%的股权。 由此看来,吸引实力庞大并具渠道优势的平台运营商进入舞台演艺产品生产一线,是未来抢滩O2O演艺市场的重要之举。从源头上与演艺产品运营主体进行绑定,协助出品方根据观众喜好进行剧目制作,以销定产,在创作初期就将观众需求纳入考虑范围,在剧目推出前掌握大量目标观众的信息,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赢得市场。 第二,生活服务类APP软件模式。除美团、糯米、滴滴打车等常用生活服务类软件外,近半年来出现的APP,如“河狸家”引发了众多关注。随着女性消费群体的逐渐壮大,“她经济”成为巨大矿藏,“河狸家”便稳稳地抓住了女性消费者心理,将美甲师汇集在平台上,由技师自行制定自己的服务项目、价格等,根据用户指定进行上门服务。不仅将技师从门店租金中解放出来,更为用户提供了专业卫生的私人定制美妆体验。这种以客户为中心,将服务体验透明化、公开化,鼓励客户进行平行比较,并提供定制服务、上门服务的经营模式,值得当下演出企业学习借鉴。比如,演艺团体可在平台上详细列举院团实力、演出类别、出场费用等信息,按不同客户需求进行节目规模、内容的自由搭配组合,并能够根据演出目标客户在地域性、文化差异性、年龄层次、教育层次上的不同需求,调整演出人员匹配,选择搭载不同级别的舞美、服装配置。演出场馆可在线上直接与全国演出商接洽,标明场馆地址、使用面积、报价、配套资源等信息,以配置、租赁、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提供给演出团体使用。艺术家个人可发布个人简介、代表作品、可参演剧目类别、可选时间、可选地点等信息,供培训机构、演艺团体、商家企业等选用。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为传统行业之一的演艺行业带来了创新变革的无限可能,作为演艺生态圈成员的演艺团体、剧院、经纪公司,积极思考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系统全面升级,以互联网思维进行整体运作,是赢得国内外演艺市场的必要之举。演艺生态圈主体要转变经营理念,把眼光放长远,不固步自封,以开放的互联网视野分享经验、分享信息,共创良好的互联网生态环境;在作品创作、编排、包装、宣传、销售阶段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精准定位,以潜在目标客户需求为参照标准,进行定向生产和有序销售;主动与互联网企业、智能终端平台进行业务对接,寻找合作契机,搭载互联网高新技术及智能终端平台,推动演艺产品顺利走向市场。
文章来源:《物联网技术》 网址: http://www.wlwjszz.cn/qikandaodu/2020/0922/883.html
上一篇:探索与重构:艺术品电商新模式
下一篇:“互联网+影视产业”的新常态